东莞黄江四批次截污管网建设加速施工 总投资12.92亿元

2017-05-04 10:54:28 38

  黄江截污次支管网分四个批次建设,总投资12.92亿元。图为黄江黄牛埔水库周边的长龙片区截污管网建设施工现场。

  2017年4月13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了环保督察情况,其中涉及东莞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领域,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又是其中的突出短板。4月24日,东莞市又召开了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大会,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抓好整改落实,全面解决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为补齐短板,黄江镇提出了“1236”治水工作思路,积极部署,加快推进治水工作的开展。

  加强治水工作顶层设计

  据东莞市环保局黄江分局副局长尹旭伦介绍,结合全市镇街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陈述会上领导及专家意见,黄江目前正以“1236”治水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治水工作。

  其中,“1”是坚持一个总体目标(水清、生态、宜业宜居);“2”是注重构建两种治水布局(近期实施和中远期规划);“3”是深入落实“三步走”路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河涌治理污染源整改);“6”是全面统筹六大片区(截污次支管网工程任务细化分为长龙、板湖水、北岸、中部、梅塘北、梅塘南)。

  围绕上述治水顶层设计,不断增强黄江水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治水排污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实现治水工作的统筹协调性“保驾护航”。

  为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领导,黄江专门成立了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叶锦锐任组长,镇长、纪委书记、分管城建及环保工作的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工程建设、污染防治、河涌整治3个工作组,并专门成立了管网办,专门负责次支管网建设;成立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专责统筹、落实相关治水工作具体执行任务。

  污水管网实现区域覆盖

  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涉及东莞的6个问题中,5个与水环境有关,主要存在排污口直排、河涌黑臭、管网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为此,东莞提出到2018年底,新建截污次支管网不少于1800公里,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河涌和污水处理厂抽河水处理现象,完成100条以上内河涌污染综合整治等目标。

  尹旭伦表示,黄江截污次支管网分四个批次建设,总投资12.92亿元,建设规模达152.05公里。预计至2020年,全镇截污主干管网及次支管网总长度将达194.25公里(含已建成24.7公里主干管网、随道路建设17.5公里次支管网)。

  在黄江环保分局,记者见到了已经完成的《黄江污水工程规划总图》,图中对2015年至2020年以及远期规划污水管,共四个批次的管网建设进行了详细标注。根据规划,全部建成后的污水管网将实现对黄江辖区的全区域覆盖,图中各级截污管网组成的网络,犹如交错相连的血管,“毛细血管”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未来将有效实现对污水的截污治理。

  尹旭伦表示,黄江在管网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规划,保证发挥实效,工作成果在镇街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陈述会上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四批次管网年内将动工

  根据目前的工程建设规划,在2014—2016年阶段黄江没有市层面任务部署。第二批次(2015—2017年)建设规模为38公里,总投资3.31亿元,建设区域为梅塘北部片区、北岸片区、中心片区(黄牛埔村、黄江村),目前准备签订施工图审查合同及造价咨询合同,预计5月底前完成监理、施工单位挂网招标后即可动工。

  第三批次(2016—2018年)建设规模102.05公里,总投资8.58亿元,建设区域为长龙片区、梅塘南片区、板湖水片区及宝山工业园片区。其中,黄牛埔水库(长龙片区)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已于今年2月4日启动动工仪式,目前已建设6.6公里,建成任务率31%。其余片区次支管网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资料已报住建局进行可研、勘察设计挂网招标,预计9月初开工建设。

  第四批次(2018-2020)次支管网建设规模为12公里,总投资1.03亿元,建设区域为黄京坑村。根据3月29日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陈述会相关意见,在考量该片区人口、工业聚集、河涌断面考核等因素后,黄江将该批次管网建设提前至今年7月启动前期工作,争取在今年12月底前动工建设。

  至此,黄江全部四个批次152.05公里次支管网,将在今年内全部动工建设,及早实现截污次支管网全覆盖的目标。

  将重点完成3条内河涌整治

  截污管网建设是治水第一步,而河涌水质的净化与改善,水体生态状况的恢复则是更加长期的治理目标。根据《黄江镇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截至2020年,黄江需重点开展8条内河涌治理。其中,2017年着重推动完成大石坑排洪渠、大石坑支流和南山坑排洪渠3条内河涌治理工作。2018年、2019年,分别再完成2条内河涌治理工作;到2020年,完成最后1条内河涌治理工作。

  尹旭伦表示,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较多、关注度高的板湖村水问题,去年黄江已经投入157.2万元重点推进板湖河河底清淤工程,清淤量达8881立方米,最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今年将继续分步推进3条内河涌整治任务,计划投资1443.5万元,总长合计5.04公里。目前,黄江已委托市水利设计院初步完成工程方案设计,正在办理立项手续,计划在9月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

  除此之外,黄江还着手建立河流及内河涌管养体系,推进河流及河涌管理市场化,清除河道垃圾,进一步巩固河流治理成效。目前,已逐步完成梅塘水、清泉水、芙蓉水等11个主干河道管养方案,预计年底可正式施行。经核算,总养护面积约56万平方米,养护期为2年,费用预算774万元。

  聘请专家“把脉”河涌整治

  “十三五”期间,国家、省下达到东莞市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中,包含石马河旗岭断面、东引运河樟村断面、茅洲河共和村断面和东江南支流沙田泗盛断面4个国家考核断面,以及东江北干流石龙北河、东江南支流石龙南河、石马河河口和淡水河角尾村等4个省考核断面。

  而市政府下达到黄江的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主要是寒溪河蚬壳海桥断面,属国考断面中的东引运河—樟村国考断面范畴,具体要求是断面水质到2020年达到或优于Ⅳ类标准。这无疑为黄江治水工作增加了一份紧迫感。

  据尹旭伦介绍,黄江在签订目标责任书后,积极研究、科学规划,专门聘请治水专家为河涌整治“把脉问诊”。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治理专家团队相关建议意见,积极开展内河涌勘察,全面掌握河涌基本情况和导致水质变黑臭的原因,制定治理工程方案,确保被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黄江还委托专业环保科技公司,开展河涌全面勘查工作,确定排污口、周边片区使用功能等状况,对河涌排放口水量、水质及河涌底泥进行检测,标记污染严重的点源,做出对应的水量、水质分析报告。结合截污管网和达标要求,分析各河涌纳污量和污染物削减量,编制了各河涌及考核断面近期目标的应急治理方案。

  目前对河涌的实地勘察已经基本完成,根据勘查数据,黄江提出了分类治理方案。对水量不大、水质在可控范围内的排污口,将加强截污工作,提高污水管网的截污效率,将相隔不远的几个排污口通过管道汇集,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或采用一体化设备处理后再流回原河涌。

  对水量适中且水质在可控范围内的小支流,采用一体化多级氧化治理设备,进行快速除黑除臭,处理后再流回原河涌,减少河涌污染负荷。对无法进行整体治理的大水量河涌,将严格进行源头污染源控制。加强对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排污口进行多级氧化处理,达到节省治理成本的效果。(南方日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电话咨询
客户案例
服务项目
QQ客服